前期出疆運力緊張,眾多期貨投資人士紛紛借機炒作一番,棉花價格一路上漲,他們賺的也是盆滿缽滿。隨著新疆運力逐步得到釋放,出疆的車輛及費用逐步回歸正常,此時鄭棉也暫時松了一口氣。然而未過多久,鄭棉又在近期持續走低,此次大幅下跌的主因到底是什么呢?
鄭棉走低無非就是利空因素所致。當然市場利空因素有很多,究竟是誰在起主導作用?是外紗進口量大增嗎?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,2016年1-11月,我國累計進口棉紗177.04萬噸,同比下降17.99%;其中11月,我國進口棉紗17.88萬噸,環比增長27.07%,同比增長12.13%。棉紗進口數據同比下降,這并不能對市場產生多少利空作用,即使在11月份上漲27%左右,此刻對市場整體影響依然有限。而且外棉因素也基本可以排除掉,畢竟現在內外棉價差正在逐步縮小,比如澳棉SM1-1/8到港價格在14869元/噸,這與國內新疆棉2129級差價不足1000元/噸。
此外和儲備棉輪出的關系也不大,國家相關部門早已宣布了這一消息,市場對此早已消化。此時在靠這種消息炒作意義不大。而且距離3月份輪出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,即使炒作,效果也不是非常明顯。
剩下的利空因素只能是下游紡企采購乏力了。自始至終下游紡企的需求變化都可以很快的在盤面價格上表現出來。據中國棉紡協會統計,2016年11月中國棉紡織景氣指數為47.80,與10月相比提高0.29,棉紡織行業仍處于欠景氣狀態,下游市場需求匱乏,織物生產有所放緩。11月,原料庫存指數46.75,較10月提高0.02。企業訂單客戶中,紗線庫存多為10天左右,布產品庫存量在20天至一個月,走市場產品的庫存量相對較多。盡管12月份的統計數據還沒有出來,但是臨近年關,紡企進入淡季,甚至部分企業正在謀劃一月之后的放假安排計劃,可以預計這樣的一副生產場景對棉花利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至于棉價觸底點位是多少,還需進一步結合后市供需進行分析。 |